新闻聚焦

了解华映资本最新相关资讯

华映资本季薇:后流量时代,消费新动能在哪?

2018-11-16 11:39:45

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8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上,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分享了对于后流量时代消费新动能的观察。季薇指出,当下进入多元消费时代,需求不断细分,消费产品、场景、服务更加多元化;在同一个体身上也能看到多元消费行为,追求性价比和个性化会同时出现。面对流量的去中心化,下半场拼的是对时间和注意力的争夺。在信息流、短视频、即时通讯的主导下,大部分流量分散于个人,因此,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体系已经在构建,需要通过抢占用户时长和注意力来获得消费转化的机会。对于未来消费投资的增量机会,季薇指出主要体现在三大方向: 新流量:线下、内容、社交、人群,都将是新的流量洼地;新品牌:每个品类都有新兴品牌崛起的机会;新技术:技术渗透到消费链条各个环节,B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C端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为季薇演讲实录(有删节): 

很高兴来到成都,在座的大部分嘉宾来自上市公司。今年,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压力,我们私募股权基金也是一样。无论是上游资金源的紧张,还是下游投资节奏的放缓,行业都更为谨慎。今年的投资热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技术、另外就是消费。当然,这两大投资方向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发展。今年围绕消费的争论非常多,但从数据来看,我们对中国整体消费市场仍然持积极的态度。

并非消费降级,进入多元消费时代 - 先从三组数据来看消费升级长期趋势。首先,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2018年前三季度实际GDP累计增速6.7%,社零增速虽然下降了,但前三季度社零总额同比增长率还有9.3%,如果关注文化领域、增速就更高了,有接近10个点。可以看到,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超过78%。 第二,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行。生存类消费占比下降,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服务等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说明消费结构是持续升级的。第三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未来消费规模扩张与升级。我们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中国消费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必需品消费升级,升级到更好质量和更健康的基础消费品;第二个阶段是小康消费升级,例如购买冰箱、彩电等高档耐用消费品;第三个阶段是本世纪以来的品质消费升级,包括汽车、住房以及娱乐、旅游等品质消费;从现在到未来的第四阶段,我们认为是进入了一个多元消费时代。多元消费时代中,消费者不断成熟和理性,需求无限细分,消费的产品、服务和场景也日趋多元化。可以看到今年移动购物APP二级行业的月活用户规模表现,跨境电商、生鲜电商涨幅对比去年同期超过80%,但与此同时优惠比价类的APP月活增长也超过100%。可以说各类细分需求同时叠加,消费行为形成了奇妙又矛盾的组合。此外,微店服务类应用的月活规模增幅最大,代表着社交裂变对于消费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其实今年很多消费投资也都是围绕着由社交裂变孕育的新模式展开的。聚焦到消费个体,同一个个体身上,也会同时有多元消费行为。一方面会追求性价比,另一方面会追求能够代表自己品位、投入自己情感的个性化消费。

从流量变化中找到红利 - 近两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流量端有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也是我们看好消费领域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当下,移动互联网流量已经非常去中心化了,下半场需要拼抢的是时间和注意力。从宏观看,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已经逼近饱和了,2018年前三季度净增3400万,增幅只有0.3%。但看用户时长的话,对比去年同期,20189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了291分钟,增长了26.7%,这个数字是很大的,时长红利依旧存在。而且各种细分应用对用户市场的争夺非常激烈,例如短视频对用户时长的占领从3.6%上升到8.8%,有5个多点的上升,也挤压了即时通讯、在线视频等的时长。如今,大部分流量分散于个人,去中心化。怎么触达到用户?怎么和用户产生互动?需要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体系,抢占用户时长,并进而获得消费转化的机会。观察流量的变化,很重要一点是看巨头们在做什么、想什么。阿里今年的双十一数据又创新高,可以看到四川、成都的消费力非常旺盛。阿里今年有哪些新动作呢?第一是线上线下的融合,近年来阿里不断覆盖零售终端和门店,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占领用户;第二是站内站外进一步开展注意力争夺,不光是站内通过内容等方式获得更多的停留时长,还积极与站外垂直社区合作,例如小红书、宝宝树、B站等;第三是挖掘新的下沉市场,扩展新的人群,比如老年人群和低线市场。

消费投资重点关注三大机会 - 那么,消费的新机会在哪?我们重点关注哪些机会?首先还是会关注流量端的机会。这里有四个关键词——线下、社交、内容和人群。第一,即消费进入新的线下红利期,线上线下结合成为趋势。我们看到当下很多消费平台都已经是线上线下结合,包括盒马、一条现在也开设了线下门店。开线下门店的愿景是什么?即通过线下门店场景化的消费,能够往线上导流。所以不仅仅是线下门店要盈利,而是说如果通过线下门店获得的用户,获客成本可以低于线上,并且向线上导流、提升消费体验,那么就是一个很好的闭环。第二个关键词是社交。即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用人和社交关系带动消费。我们知道,长沙是社区电商非常活跃的地方,社区团购最早就是从长沙发展起来的。第三个是我们看得比较多的如何利用内容带动消费,包括小红书、火球买手等。以火球买手为例,通过买手推荐内容实现消费转化。要知道,内容一直以来都是低成本获取流量的绝好抓手,所以内容+消费的结合是这几年大家非常看好的领域。最后一定是人群,要观察人群的变化。首先是年轻人,其实现在很多消费习惯的变化都有赖于年轻人的推动作用,年轻人更国际化、消费意愿强,带动起了国潮等新方向;此外是下沉人群,例如名创优品等高性价比产品,很好地抓住了下沉人群;还有对老年人群消费需求的捕捉和满足,随着小程序等的出现进一步了打通线上线下场景、降低技术门槛,未来银发族的消费潜力很值得挖掘。我们非常看好新品牌的机会。此前有咨询公司发布《中国最受欢迎的50个品牌》,可以明显地看到,其中中国品牌占比和排名大幅提升。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和本土品牌的认知也更加细致,开始更加密切专注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尤其是大众消费品和强调功能性的产品,人们更偏爱国产品牌。

并且,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推动,当我们把中国品牌和美国漂亮50”中的消费品牌对比,会发现国产新兴品牌崛起的速度要快得多。我们认为,每一个品类都有新的消费品牌诞生的机会。列举的几个方向,是我们在近期投资中比较关注的,包括时尚品类、生活方式品、食品饮料等。不单是新品牌的出现,还有新品类的出现,比如亲子餐厅、精酿啤酒等。新消费的第三个动能就是新技术了。我们刚刚从需求角度谈了很多,从供给方向看也有非常好的基础,例如中国移动支付的使用率是全世界最高的。此外,新技术赋能了从生产、供应链、物流到整个销售环节的全链条。中国作为世界大工厂,已经在生产端积累了非常好的基础,例如柔性供应链生产等。供应链可以进行数字化,物流可以通过自动分捡、无人配送等进一步提高效率。销售端,门店有智能选址、AR/VR应用,线上有千人千面等,也可以实现更好的线上线下新零售结合。总体来看,新技术从供应端为消费的发展做了更充足的准备。华映在消费领域的投资,逻辑是先从流量切入,线上和线下会有不同性质的流量。其中既有内容的流量,包括各种内容形态,例如长短视频、知识付费等;也有电商平台和线下的流量入口。通过流量的布局,我们进一步去布局新兴品牌,也成立了专门的消费品牌基金,对新兴品牌进行投资。同时,我们会利用自有流量端的数据,反过来测试品牌的表现,并给出反馈。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促进,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个方向。例如我们投资了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AI新零售场景技术提供商零眸智能,以及可以提供3D场景解决方案的众趣科技等。 总结来说,消费是我们非常看好的方向,希望接下来和新老朋友有更多合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