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了解华映资本最新相关资讯

文化投资的回暖:厚积薄发迎来新一轮周期机会

2021-6-3 15:31:26

528日,以文以载业 风起江南为主题的苏州·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大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指导,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国际商会文化和旅游产业委员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华映资本为承办方之一。


本次峰会汇聚了上百位国内头部文化企业的创始人及相关负责人、文化领域的投资机构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专家,分享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促进文化产业资源对接,助力文化产业更好发展。
    在题为《文化投资:赋能实体经济,聚焦未来趋势》的巅峰对话中,华映资本主管合伙人王维玮、君联资本合伙人邵振兴、合鲸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三木、头头是道基金合伙人姚臻、众源资本管理合伙人陈伟稼,共同就文化投资领域的机会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 

以下为本场巅峰对话实录,经华映资本精编整理,有删减:

文化投资热潮为何兴起

王维玮:原来文化领域有很多人在做,大家探讨一下文化投资热潮为何兴起?以及文化投资未来的期望和可能性。 

邵振兴:文化投资火热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和互联网有关,我个人总结为用户红利,一些超级内容应用都是在2015、2016年这个阶段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个平台的生态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内容急剧放大的需求。
    第二个阶段是移动互联网来袭,陆续出现了小红书、直播,以及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巨型内容平台。可以说它们开启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内容时代——有社交属性的内容时代。
    第三个阶段是商业化变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十年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社交内容和用户资产,现在到了变现阶段。且伴随用户更迭、新供应链崛起、新媒介和新的流量分发方式,最终造就了今天的一批新品牌。 

熊三木:我讲一个主题词叫回暖
    内容产品是精神需求、精神消费,属于人的正常需求。从投资层面来说,文化产业是有周期的,今天跑出来的项目是上一个周期投的结果,这个周期在前面几年比较艰难,整个文化产业的企业和投资基金基本不被待见。
    是什么造成了回暖呢?第一经济基础永远是最关键的,不管有没有疫情,中国整个经济是在向上发展的;第二是新生代的消费需求旺盛了,他们的消费需求也有跟我们不一样的特征
    回暖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包括国家政策、产业引导,不是由单一的量完成的。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无论对文化行业的投资人、创业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姚臻:我们投资的底层逻辑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区隔人的,不同人的文化属性、喜好差距比较大。一项好的文化产品应该有非常精准的定义人群的能力,但这会造成单一文化产品本身的商业化变化体量、受众人群都相对较小,很难实现平台化、规模化的变现。
    这几年做的比较好的公司其实是做技术服务的。因为早期70%的公司都是知识付费企业,没有技术能力。实际上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数据化能力、工具能力、用户标签能力等,这些问题需要有人来解决。
    我们也更加看好如何在细窄的文化赛道里把文化进行拓圈,看好接下来基于不同人群细分的内容、产品。因为整体平台的流量已经趋于饱和,垂直区隔会是未来能出现新热情的部分。 

陈伟稼:第一先说机会。平台一定有机会,其中既有因为技术变革产生的新机会,也有新人群迭代产生的新人群平台机会。然后是内容层面的机会。2015-2017年时文化很火,一是因为资本市场放水二是因为视频平台在摸索内容制作本身。这其中其实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革——当时三大视频平台为了做内容投入了巨大的成本,现在正在回归理性。其实内容产业在这几年里并没有停滞,即使现在制作公司的利润相对薄,但这也是合理的。
    第二再说资本退出。之前的一些负面消息导致了资本市场对于影视、文娱产业的不认可,但如今这个窗口在慢慢打开。而后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实行,接下来还会有几个企业在香港上市,未来也会迎来一个内容文娱企业的上市窗口期
    对于平台来讲,现在用户已经非常习惯买一个视频平台会员,但还是没有习惯单片付费。有一天用户可以为好内容单片付费时,整个行业的天花板就会打开了,并在三到五年迎来质的飞跃。 

文化+”赛道的投资机会

王维玮:投资人会关注什么样的文化或者“文化+”赛道? 

陈伟稼:从文化和“内容+”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帮被投企业在突破内容本身的同时去做一些IP延伸。
    文化可以赋能的东西非常多,包括IP。内容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流量每拍一个大剧吸引的都是上亿观众,我们怎么样可以把这样一个流量去用在商业上面?这可能是这一两年我们更多会和内容公司去探讨的话题。 

姚臻:我看好文化跟基础生活贴近的部分,中国最先起来的应该是面对大众消费的跟文化属性相关的东西。
    我们认为文化和好的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讲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比如大家对国潮有一个非常深刻且明确的记忆,这个属性是离不开文化本身的传播属性的,这个记忆点落脚在哪里?如果跟日常生活不相关,做规模化就很难。
    从资本角度来讲,我还是更看好接下来有比较大的商业化体量的赛道。一个是更贴近消费者且消费者认知属性明确的赛道,第二个是有比较大的应用场景且被消费者认同的赛道。 

熊三木:我们做文化产业投资时第一个做的工作是分类,文化其实要满足三个需求,第一个是爽,第二个是学,第三个是买。
    我总结一句话分享给大家——文化是所有内容产业的主菜,是衣食住行等其他产业的盐和味精。从这两个框架思路出发,我们讲三个我们在观察的赛道。
    第一个是老树开花,一些老赛道、老模式、老公司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等待在这个时代喷发了,迎来了新的时机;第二个是新平台和新的大众性内容。我们一直在等待流量和各种情况变化之后,有新的平台和内容出现;第三个是文化赋能,也就是在消费品、服务、空间上嫁接文化。 

邵振兴:文化产业投资的第一阶段是用户红利阶段,第二阶段是流量即内容,第三阶段是流量即商业。流量其实是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核心的一个词。
    文化怎么跟流量结合起来?文化跟商业结合首先得变成可传播的内容,这是未来能够壮大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
    其实内容产业变革都是伴随技术的,如果说未来投向,我觉得第一个还是技术+内容技术+内容是一个永恒的,推动内容文化产业最核心的动力。最近VRAR起来的非常快,一个是因为技术越来越成熟,另一个也是内容生态的成熟;这些未来都会在一个新生态、新赛道成为一些比较关键的东西。
    第二个叫内容+消费”。内容产业我们会拿迪士尼来讲,它在20年间从一个传统的面向低幼的IP转为一家IP公司。通过收购皮克斯、漫威等,迪士尼从一家一千亿美金的公司变成了一家两千亿美金的公司,这里面它做的就是内容衍生。
   
文化内核的真正放大是需要衍生产业的。我们不能曲高和寡,特别精美或特别有调性肯定是小众的。我们如果想把它的价值挖掘出来,必须去一级一级放大。

线下文化消费的机会

王维玮:文化内容最早其实是线下的,后来又回到线下。未来对线下尤其是内容体验消费的机会在哪?怎么看虚拟现实的未来变化和投资机会? 

姚臻:品牌认知的角度来讲,线下更有体感,是教育用户最有力的场景线上内容,尤其是根据数据化标签推送的内容没有体感,用户的获取和转移都太容易。以前所有做线下广告的会让人同一天看到三次同样的东西,于是用户就觉得这个品牌很厉害,其实它是有线下场景的锚定点的,在建立用户心智上也很关键。
    科技方面我这么多年一直在看To C,非常在意技术、数据的运用场景,以及这个场景的商业化空间。芯片、AR这部分的核心考量是技术迭代、推进和将来应用场景的可拓展化,目前还没有完全到商业化放量的时候。
    补充一点,我们这两年看消费一直在看下沉市场,我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还有很多基础生活没有被满足。文化属性除了高的部分,它还是具有分层的逻辑。我个人倾向于找到应用场景,找到应用场景的商业化。那些普惠大众的文化产品是我更感兴趣的。

陈伟稼:科技领域的时间点确实还没到。其实AR,VR我们从2016年开始看到现在,至今也没有发现一个特别值得我们现阶段去投资的标的。
    我们一直看线下业态。从我的角度来讲,每一个线下业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至少从现在开始的未来5-10年我还是非常看好的,包括0005后自己的社交和需求。他们不太满足于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更多会选择密室、狼人杀等新业态,这些业态在这一两年的发展速度会非常快,是每年几倍的增长。我们也会做一个大的梳理,去找到当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做投资。